在这里,尽览吉林三百余年风云激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6:01:00    

白山松水间,三百年风云激荡;黑土地上,无数故事静待诉说。

回望吉林近现代的岁月长卷,那些浸润着抗争热血、镌刻着奋斗足迹、奔涌着发展脉动的记忆,既需要一份足以触摸的详实记录,一个通透历史的清晰窗口,更渴求一种经得起时光检验的权威解读。

这份“读懂吉林、了解吉林”的使命,正落在即将启幕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上——历经半年多精心筹备,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将于8月19日在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A6、A7栋正式启幕

它是一次对历史风云的回溯,是一场对白山松水间历史肌理、革命星火、英雄群像的全景铺展;它填补了吉林缺乏近现代史专题展览的空白,更将成为激励吉林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

作为这场历史叙事的重磅载体,它既是公众读懂吉林的生动窗口,更是吉林近现代史最权威的呈现。

以详实资料为基,搭建读懂吉林的立体窗口

要了解吉林,先要走进它的历史细节;要读懂吉林,离不开丰富史料的支撑。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以44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构建起一个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历史窗口:

9大展区、28个单元的宏大连贯叙事,清晰串联起1644年清军入关至20世纪50年代末吉林建置后300余年,从早期边疆开发到近代抗侵略斗争,从革命烽火历程到建设发展浪潮,全面覆盖吉林近现代发展的关键阶段,让观众能系统把握历史脉络;

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用具象化的展品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其中500余件首次公开亮相的展品尤为亮眼:长春市丰乐剧场旧址发现的日俄军刀、见证日本侵略的满铁档案、吴大澂龙虎石刻拓片、抗美援朝英雄关崇贵的个人物品、抗日报刊《救国时报》……这些“会说话的文物”,让吉林的故事可触可感。

从“清代吉林”的边疆开发,到“俄日的侵略与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再到“革命烽火”“建设浪潮”的时代进程,一次讲透吉林地域特色的“独特密码”,尤其对“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的系统呈现,清晰解读了吉林在国家历史进程中的战略地位与贡献,让观众真正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跨越。

以权威考证为魂,树立吉林近现代史的标杆

展览的价值,不仅在于资料的详实,更在于其无可替代的权威性。

这是首次全面系统性挖掘吉林近现代史的专题展览:

省内权威史学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全程把关,从史料筛选到事件定性,从人物评价到阶段划分,均经过多轮跨学科论证,确保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段史实描述、每一件展品解读都有权威文献背书;

对历史的解读秉持客观严谨的态度。解析“清代吉林”的柳条边墙,既讲其对边疆稳定的作用,也不回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打破单一视角叙事;还原吴大澂勘界护疆、沙尔虎达与巴海抗击沙俄入侵等历史场景,均以档案记载与实地考证为依据,让历史人物从传说走向实证;

这种以铁证史实为根本、以学术体系为支撑的态度,使其成为吉林近现代史研究与传播的标杆性成果,为公众系统了解吉林历史提供了“标准答案”。

当人们在详实的史料中触摸吉林的过往,在权威的解读中明晰历史的逻辑,这座展览便不再只是静态的陈列,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它让吉林人读懂自己的根与魂,让世人看见这片土地的坚韧与荣光,更在历史的回响中,为这片黑土地的前行注入清醒而坚定的力量——因为懂得来路,方能走好前路。

来源:吉林发布

初审:张楠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相关文章:

在这里,尽览吉林三百余年风云激荡08-18

破局重构 一路向新07-27

内蒙古完成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07-06

用“横屏短剧”激活“万里茶道”IP06-25

中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传递坚定价值观06-25

吉林省预计6月25日公布考生成绩与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06-06

欧洲手记|瓦莱塔:古城的错落光影05-31

五卅百年忆工运,百团万人观龙陵活动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