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考716分的考生陈同学,被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录取,这创下了近年来该校所录取新生的最高分。据了解,陈同学凭中考分数原本可入读市属重点高中。对于未来,陈同学妈妈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孩子顺利通过转段考核、升入本科,毕业后找到一份能自食其力的工作。(7月24日《广州日报》)
明明可以入读市属重点高中,却不走寻常路选择读中职,这显然打破了许多人的刻板印象。按照那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标准,读中职的学生大都是被淘汰的无能者和失败者;反其道而行之的“716分读中职”,彰显了部分家长和考生“意义之网”的重塑与更新。
“716分读中职”的新鲜出炉,离不开“中本贯通”的制度创新。所谓“中本贯通”,就是学生考入中职学校后,经过3年学习并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后,通过转段考试升入相应本科院校,完成4年学业后获得本科学位证书。换言之,“中本贯通”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也能够让他们拿到本科学历,从而实现学历与技能“鱼和熊掌兼得”。
“中本贯通”被誉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中职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渠道和发展空间,受到不少家长和考生的追捧,成为“香饽饽”。实际上,不只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广东其他地区试点的“中本贯通”专业均收获社会热捧,录得了一大批高分考生,“716分读中职”只是一个缩影。
按照那种陈旧、滞后的“傲慢与偏见”,职业教育没有前途,中职生的人生注定黯淡无光。实际上,中职生并没有陷入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窠臼之中,只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同样可以“人生出彩”,同样可以在市场中得到更多的激励与回报。“中本贯通”既给予学生更多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也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技能型劳动者和创新型劳动者,有助于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中考之后,每个学生都需要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与其所有人都趋之若鹜,还不如寻找另外一种人生。既能学习技能也能够拿本科文凭,“中本贯通”毕业可获“双证”,就业竞争力更强,能够争取到一些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在情理之中。“716分读中职”并非对中考分数的浪费,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更契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样的分数,不论是选择就读市属重点高中还是就读中职学校,都没有原罪,关键在于如何结合自身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走好后面的道路。
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那些掌握一技之长并且成为该领域行家里手的人们不仅不愁找不到工作,还拥有难以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当更多毕业生能够被看见、被尊重、被认同,自然会吸引更多青少年投身职业教育。对于那些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清晰、对技术技能感兴趣的孩子们来说,“中本贯通”显然是一盏“希望之灯”。
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培养更多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呼吁职业教育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更好地回应和满足考生及家长期待。
作者 杨朝清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文章:
急救人员教技能 孩子家长同学习07-25
【春城时评】716分读中职并非浪费了高分07-25
暑期安全“不放假” 防溺水宣传进社区07-11
特朗普:韩国应自行支付国防费用07-09
河北邯郸:高校招生咨询忙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