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公共场所的摄像头不侵害个人隐私?明天(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将施行,不仅要给摄像头“立规矩”,而且突出一个“严”字。点击视频↓↓↓
首先是严格安装。谁能装?新规明确规定了几类主体,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经营管理单位、负有安全防范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哪里能装,哪里不能装?新规也拉出了严格的红线,禁止在特定私密区域安装,包括客房、包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等等。摄像头不是“法外之眼”,绝不能“无孔不入”。
同时,要严格管理。谁装谁就要负责,要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提示已进入监控区域,否则公众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而且,装在谁那儿谁也要负责。过去有些商家遇到偷拍事件,一句“不知情”就想撇清责任,现在可行不通了。新规明确规定,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在“红线区域”安装摄像头的,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此外,还要严格查阅。新规明确,视频图像信息仅限用于维护公共安全、执法办案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法定目的,而且还得走严格程序,遵守保密规定。这就像给数据上了“保险锁”,既让事实有据可查,又防止信息被滥用。
总之,在各个环节给摄像头“立规矩”,就是要擦亮守护之眼,堵住窥视之眼,这样才能既守护公共安全,又撑起了个人隐私的“保护伞”。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谢玉洁
制作丨毛国龙
编辑丨高少卓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喻偌洢
相关文章:
权责清单化!聚合平台与网约车平台责任切割方案写入行业标准04-27
2024年以来,四川公安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1066起04-26
假冒灭火器、盗版教辅图书……湖南公安公布七起侵犯知识产权典型案例04-26
公示!呼和浩特这里拟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