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经集体创作直通舞台 人艺新戏《一日顶流》流行热梗趁热“上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21:25:00    

北京人艺小剧场新排剧目《一日顶流》,5月19日首次面见媒体。原著作者石一枫,北京人艺院长、本剧艺术指导冯远征,导演杨佳音,主演李珀、王君瑞、张鑫名等主创集体亮相,分享了该剧的多个“第一次”。

改编自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的同名长篇小说。该小说首发于《收获》杂志2024年冬卷,2025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北京青年胡莘瓯因一次直播事故意外成为顶流网红,却在流量裹挟中选择逃离城市,在躲避关注与寻找自我中,一段家庭尘封往事被揭开,其与沉迷虚拟世界的父亲胡学践的隔阂也逐渐消融。

作为刚刚面世的小说,这部作品以敏锐的时代触觉,捕捉互联网浪潮下人们生活的细微变化与心理波动,生动刻画了网络社交、流量经济等新兴现象对普通人生活的冲击。书中充满当下流行的网络热梗与鲜活对话,带着未经时间沉淀的原汁原味,如同将现实生活中的新鲜切片,迅速传递给读者与观众。

对于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成话剧就能呈现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石一枫表示,“我从小就是人艺的戏迷,今天我的小说能像我的文学偶像老舍、刘恒等前辈们的作品一样,在北京人艺排演,圆了我作为‘北京作家’的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写一代人的北京,我所写的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北京,一个既是千年古都又是虚拟之城的北京。”

为了将这部刚刚问世的反映当下国人互联网时代生活的小说尽快呈现于舞台,北京人艺采用了全新的创作模式——由导演、演员、设计等主创人员组成剧本创作小组,通过集体创作将小说直接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这个戏体现了北京人艺一贯的创新精神。人艺曾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也演出了许多先锋戏剧;我们也有着大量通过二度创作使原剧本更加丰满甚至大大提升的例子,相信青年一代依旧有着这样丰沛的创造力。”艺术指导冯远征对此充满信心,“这个创作模式在国际上有不少成功先例,也是当今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之一。这次《一日顶流》尝试的‘从小说到舞台’的直通线路,相信会为更多优秀小说登上人艺舞台提供机会。”

如果说当代、北京、原创话剧一直是北京人艺的创作重点,那么人工智能、流量等与当下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题材却是第一次出现在人艺的舞台上。原著通过讲述生活在北京的胡学践、胡莘瓯两父子的故事,呈现了互联网时代的众生百态,那么高度凝练的话剧则以较为先锋的姿态完成了对数字时代的“病理切片”实验。导演杨佳音表示:“人们每一天的生活都被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既享受了便利,也有困惑和迷茫。我们不批判其中的任何行为,只是希望能通过科学哲思和市井烟火的有机碰撞,来探讨真实的人和人的情感,而这与原著的思想内核高度一致。”

刚刚在《悭吝人》中有过默契合作的李珀、王君瑞、张鑫名三位年轻演员齐聚《一日顶流》剧组,他们在剧中每人分饰几个角色。除了真实存在的人物角色,还包括人工智能、屏幕中的人等共计十余个角色。该剧的舞美同样也做出了新尝试,首次通过院内公开征集的方式,遴选出最佳舞美设计方案。据导演杨佳音介绍,剧组收到了许多投稿,其中不乏刚加入剧院的年轻同仁的积极参与,为剧目的创作带来了新鲜血液与更多可能性。“最终的舞美采用了赛博风格,与题材风格高度契合。整个舞台被设计成电脑机箱的样子,在强烈的科技感中透露出一种荒诞的诗意。”

据悉,《一日顶流》将于6月6日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的舞台。

供图/北京人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胡克青

相关文章:

15岁男孩独自爬北京西山途中失联,救援队已赴失联地点周边搜寻05-19

小说经集体创作直通舞台 人艺新戏《一日顶流》流行热梗趁热“上桌”05-19

不想夜不能寐,午睡10—20分钟即可 | 健康帮您问05-15

主食吃太少,可能引发这些健康问题05-12

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将于5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05-12

东方启明星篮球联赛圆满落幕 五百余名少年竞逐总决赛席位05-11

母亲节特辑:守护女性特殊时期的健康与美丽05-11

热搜第一!在节目中被分到老年组,邓超喊话:向所有79年出生的人道歉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