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文物“活”在掌心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非遗泥塑体验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2:31:00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 文/图)一团陶泥在掌心翻滚,经过揉、搓、捏、塑等工序,渐显陶罐雏形……5月2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内,“指尖上的艺术”非遗泥塑体验活动火热开展。游客们在泥塑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复刻千年文物,于指尖流转间触摸千年文明脉络。

“大家别着急,慢慢捏,陶罐颈部需缓缓收束,指尖力度要均匀。”考古博物馆二楼大厅热闹非凡,数十名参与活动的游客围坐长桌,跟随指导专注塑形。

活动现场,泥塑非遗传承人演示了制作传统泥塑的“秘诀”:揉泥要有耐心,让泥料中的气泡完全排出才能避免干裂。8岁的小雨跟随老师的讲解,专注地捏塑着手中的小泥料,经过她耐心地捏塑,这块不起眼的泥团逐渐变成一个可爱的小陶罐。小雨的妈妈表示,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悄然入心。

大学生菁菁别出心裁,将自己喜爱的青铜纹样刻于陶罐表面:“我想探索泥塑与青铜艺术的融合,这是独一无二的‘跨界’作品,我要带回家让妹妹看看!”她的创意作品引得周围游客连连称赞。

“陶器制作自新石器时代肇始,伴随中华文明绵延万载,至今仍焕发着永恒的生命力。”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下,观众对陶器、对泥塑艺术的兴趣更加浓厚。

“这个活动突破了非遗科普的常规模式,通过手工体验让传统技艺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的马先生表示,孩子在手工活动中理解了“匠心”的含义、体会到了劳动的精神。“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现场不少家长表示,“希望这类既能传承中华文化,又激发孩子兴趣和创造力的活动能常态化举办。”

据悉,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了多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除了“聆听千年丝弦之韵”“指尖上的艺术”,还有“非遗螺钿 匠心嵌彩”“水中生花 丝上成画”等系列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以现代方式激活传统工艺,让文化遗产真正走入大众生活。

相关文章:

让千年文物“活”在掌心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非遗泥塑体验活动05-03

青春扬洒赛场,郑州市经纬学校田径运动会举行05-01

整治物业服务乱象!郑州公开曝光首批16个物业服务小区及企业04-30

文化寻根进行时:"汉语热"涌动印尼马来西亚04-29

五一将至,去济南这些古村,赏百年千年流苏飘“雪”!04-26

曲艺之乡的“四维密码”:四川岳池如何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04-25

“世界第一长洞”被刻字“到此一游”……心痛!04-25

甘美之!酱酒新秀“黔悠仙”惊艳上市!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