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来到渭源县祁家庙镇,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钢架大棚错落有致,犹如一节节充满了致富希望的高速列车;蔬菜基地里,人们忙碌的身影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振兴画卷。

在祁家庙镇官路村,工人们正在大棚内有条不紊地进行起垄、覆膜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陇椒苗栽植做准备,到处涌动着特色农业发展的澎湃热潮。
何其义是蔬菜基地的负责人,他每天忙忙碌碌,想办法改进大棚设施,施肥,查看土壤质量,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讲解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方法。
蔬菜基地负责人何其义说:“祁家庙蔬菜种植基地共有62个大棚,占地32亩,目前正在进行起垄、覆膜,辣椒移栽,预计十天时间完成移栽,六月中旬将完成采摘。”
据了解,祁家庙镇共有114个大棚,其中蔬菜大棚共有62个,用于种植陇椒。其余52座大棚里目前正在开展旋耕、沃肥作业,后续将用于种植款冬花等作物。
目前正是用工旺季,大棚里起垄、覆膜、移栽等环节吸纳了当地劳动力务工。何其义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基地每天用工10余人,劳动力均来自附近村庄。大棚务工每年持续7个月左右,年人均收入可达2万余元,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村民杨春军说:“我是祁家庙本地人,现在地里庄稼都种整齐了,来到蔬菜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00块钱,这里离家近,能照顾上家里,在这里务工,我们心里也觉得踏实。”

大棚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祁家庙镇官路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种植户尝到了大棚经济的甜头,附近的农户在家门口的大棚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近年来,渭源县祁家庙镇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深耕大棚经济,引导农户走产业发展新路子,提升产业效益,鼓足群众“钱袋子”,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村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蔬”写出“棚”勃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陈静 甘俊仁
相关文章: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渭源:大棚经济绘就“棚”勃发展新图景04-30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04-30
帐篷“盛开”济南抢占露营经济新风口,今春有户外装备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0%04-27
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正式交付 粤黔协作奏响产业强音04-25
京喜自营“厂货百补”计划发布:击破行业恶卷,重塑产业带价值04-25
视频丨唐明贵:农田守望者04-24
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