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渭源:大棚经济绘就“棚”勃发展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9:01:00    

时下,来到渭源县祁家庙镇,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钢架大棚错落有致,犹如一节节充满了致富希望的高速列车;蔬菜基地里,人们忙碌的身影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振兴画卷。



在祁家庙镇官路村,工人们正在大棚内有条不紊地进行起垄、覆膜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陇椒苗栽植做准备,到处涌动着特色农业发展的澎湃热潮。

何其义是蔬菜基地的负责人,他每天忙忙碌碌,想办法改进大棚设施,施肥,查看土壤质量,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讲解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方法。

蔬菜基地负责人何其义说:“祁家庙蔬菜种植基地共有62个大棚,占地32亩,目前正在进行起垄、覆膜,辣椒移栽,预计十天时间完成移栽,六月中旬将完成采摘。”

据了解,祁家庙镇共有114个大棚,其中蔬菜大棚共有62个,用于种植陇椒。其余52座大棚里目前正在开展旋耕、沃肥作业,后续将用于种植款冬花等作物。

目前正是用工旺季,大棚里起垄、覆膜、移栽等环节吸纳了当地劳动力务工。何其义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基地每天用工10余人,劳动力均来自附近村庄。大棚务工每年持续7个月左右,年人均收入可达2万余元,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村民杨春军说:“我是祁家庙本地人,现在地里庄稼都种整齐了,来到蔬菜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00块钱,这里离家近,能照顾上家里,在这里务工,我们心里也觉得踏实。”



大棚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祁家庙镇官路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种植户尝到了大棚经济的甜头,附近的农户在家门口的大棚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近年来,渭源县祁家庙镇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深耕大棚经济,引导农户走产业发展新路子,提升产业效益,鼓足群众“钱袋子”,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村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蔬”写出“棚”勃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陈静 甘俊仁

相关文章:

元宇宙:泡沫破灭还是价值回归09-10

【食药安全科普系列(七)】肉制品食安科普宣传(三):调理肉制品科普知识点09-03

太白县:“链”上发力 特色赋能 民宿产业绘就发展新图景08-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北斗是低空经济不可或缺的时空安全基础设施08-27

陕文投集团:坚定推进“人工智能+文旅”战略,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08-21

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来泉开展主题采访活动——探寻活力中国的泉州实践08-21

西北首个量子信息产业化示范基地在经开区奠基!08-20

长治黎都农商银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宣传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