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创新打造工伤保险异地结算新模式:联网全国31个省区市267家机构 平均报销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6:01:00    

5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聚焦工伤职工“垫资难”“跑腿累”等急难愁盼问题,宁夏在全国率先接入工伤保险异地结算国家平台,通过“加减乘”三法纾解痛点,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目前,我区已联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7家协议机构,成功结算367例,涉及医疗总费用1029.63万元,基金支付711.93万元,平均报销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

在联动破冰方面“做加法”,我区建立起人社、财政、卫健三部门联席机制,实现“三统一”突破:统一政策支撑标准,建立跨省资金清算绿色通道;统一经办服务标准,规范15类42项业务流程;统一信息系统标准,完成全区工伤保险数据库标准化改造。2019年在石嘴山市先行开展工伤保险医疗费即时结算试点,2021年打造工伤医疗同城化结算新模式,2024年确定银川市、石嘴山市(本级)为全区首批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地区,形成“试点先行、全域推广”的宁夏经验。

在流程再造方面“做减法”,按照“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思路,聚焦跨省异地长期居住(工作)工伤职工群体,通过“线下申请+线上App”的工作方式,切实用好“我的宁夏”移动端政务服务软件,畅通了线下申请或线上手机App向经办机构申请备案的“双通道”,有效优化工作程序,减轻工伤职工负担。同时,规范跨省异地转诊转院工伤职工应在区内二甲及以上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办理转诊转院备案手续等相关要求,显著提升经办服务工作质效。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完成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登记20人次。

在数字赋能方面“做乘法”,坚持目标导向,完成工伤跨省异地就医前端结算系统和首批15家跨省协议机构HIS信息管理系统改造,支持试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工伤保险协议机构联网办理跨省异地就医业务,实现异地备案、入院登记、出院结算信息电子化传递,支持结算、清分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资金。同时,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服务入口,提供工伤异地就医备案申请、工伤异地就医明细信息查询等便捷公共服务。

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举措,让工伤职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异地结算服务,让工伤职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增强。(宁夏日报记者马照刚)

相关文章:

宁夏创新打造工伤保险异地结算新模式:联网全国31个省区市267家机构 平均报销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05-09

太原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05-08

北塔区:将巡察整改落在“食”处 守护学生幸福“食”光05-06

让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05-04

严把安全关口 筑牢安全防线——汝南县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检查05-01

564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04-30

祝贺!广州黄埔2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04-28

从山东到浙江,全国首张跨省调运畜禽产品电子检疫证在临沂开具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