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质量强链”成效显著 五年助企业降本增收400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15:42: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日前在武汉召开,会上正式启动了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该项目涵盖了协作机器人、商业航天、脑机接口以及新能源乘用车等21个关键产业链,旨在通过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五年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累计实施了155个省级质量提升项目,服务企业超过6.5万家,解决质量问题近4万个,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收400亿元,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

湖北牵头新能源乘用车“质量强链”

作为全国“质量强链”的重要支点,湖北确定为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质量强链”联动项目的牵头省份。根据《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方案》,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将携手统筹质量技术攻关、质量管理提升和质量品牌塑强,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建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差异化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三省新能源乘用车产业质量竞争力将迈上新台阶,跨区域质量生态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标杆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质量高地。

在技术协同攻关方面,东风汽车、长沙比亚迪、江铃新能源、九峰山实验室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围绕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安全性、动力电池寿命与安全、先进功率器件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开展跨区域合作。岚图汽车、中车时代电动、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等则联合制定整车及自动驾驶系统、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等研发管理规范,倡导合理研发周期,抵制无序竞争。

在品牌协同培育方面,三省将推动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质量分级,培育“湖北精品”“湖南名品”,引导更多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长江质量奖”“省长质量奖”等质量奖项,提升品牌价值。

同时,湖北还将带动龙头企业“抱团出海”,推动东风汽车等链主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组建品牌联合出海联盟,打造统一的国际品牌形象。襄阳达安检测中心等本土机构也将与国际认证组织开展互认,降低企业认证成本,实现“一次检测、全球通行”。

“湖北样本”助力质量强链工作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实施,锚定质量强省建设目标,持续深化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湖北制定实施质量强省建设纲要,聚焦“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围绕20条制造业产业链和十大农业产业链,创新构建“链长+链主+链创”协同联动机制,着力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质量提升共同体。

五年来,湖北创新构建“专项政策+配套资金+持续保障”体系,助力质量强链工作。2023年,湖北省财政配套资金1000万元支持质量强链,2024年接续投入600万元。湖北在全国率先构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建成服务站和窗口600多个,覆盖省市县三级和重点产业集群(其中省级服务站40个),服务企业3.7万家次,为企业节约费用3.26亿元。全省打造“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上线“智慧服务一张网”,入驻服务机构270家,上架服务2763项,完成订单2.34万笔。

湖北在全国率先开考质量管理专业自学考试,921名考生参考,通过率超过80%。全省创新推出“鄂质贷”,与5家银行签约,建立3.3万家企业名录库。“鄂质贷”上线运行11个月以来,已放款234.7亿元,惠及企业4378家。

湖北还参与江西、湖北、陕西富硒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推动跨区域质量要素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视觉中国图

相关文章:

吉林高速:控股子公司中标约1.12亿元工程项目08-25

湖北“质量强链”成效显著 五年助企业降本增收400亿08-25

《辽宁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出台08-23

逸仙电商二季度营收增长36.8%08-22

美林数据2025年1-6月净利润为-2213.6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0.53%08-21

山海间的烟火气!福市集携甄选美味登陆大梅沙08-21

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来泉开展主题采访活动——探寻活力中国的泉州实践08-21

中国央行将在香港招标发行4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