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前端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东高院与省人社厅在构建一站式调解平台、完善裁审衔接、统一裁审尺度的基础上,于2024年4月3日联合上线劳动维权计算器,为劳资双方理性维权与裁审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该计算器使用人次超过300万。
劳动维权计算器是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便捷计算工具,涵盖了加班工资、年休假、经济补偿、工伤待遇、非法用工赔偿、高温津贴七个维权场景。其优点首先是精准测算,让维权预期更清晰。通过设置“输入个案数据,即可输出可支持金额”的标准化计算程序,实现劳动争议项目金额一键查询、一屏显示,为劳动者维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以及化解劳动纠纷提供便捷高效、专业权威的参考。劳动者能清晰掌握自身权益范围,避免因预期不明导致的过度维权或权益损失,为理性维权奠定基础。
其次,劳动维权计算器通过前端指引,提升纠纷诉前化解。该计算器上线后,广东高院和省人社厅利用官网、社交媒体发布相关信息进行宣传,不断优化完善,逐步提升使用便捷度。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需通过手机登录“粤省事”“粤公正”微信小程序,点击“劳动维权计算器”页面或者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小程序码即可直接使用。双方通过该计算器对劳动权益测算,较易对争议项目数额形成共识,从而降低协商成本,有效促进纠纷在诉前妥善化解。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劳动纠纷总量95.96万件,而全省法院一审劳动争议收案量为6.06万件,仅占劳动纠纷总量的6.39%,93.7%(89.9万件)的纠纷化解在诉前,相较于2022年增加24.11万件,诉前化解案件数增长比率达36.64%。劳动维权计算器的上线辅助,切实促进劳资纠纷有序分流,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不仅大大减轻审判压力,更是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此外,劳动维权计算器通过智能辅助,推动裁审质效双提升。该计算器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及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地方立法、最低工资标准等信息,梳理多个应用场景计算公式,按照内置计算标准自动运算得出相应权益项目数额,在为劳资双方维权提供便利的同时,配合最新的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也为仲裁员、审判人员提供格式化、模块化的计算流程和审判参考,减少重复计算和核对时间,审判效率有效提升。同时,统一的计算标准减少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形,进一步提高裁审公信力和权威性。
南方+记者 杜玮淦
【作者】 杜玮淦
南方法治
相关文章:
由境外输入引发,佛山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如何阻断传播?07-16
工作超8小时闭眼3分钟被开除!法院判了07-12
辽宁省女职工可带薪休1-2天“痛经假”07-12
注意防暑,山东局部未来一周高温全勤07-09
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绥”时“化”解纠纷 就来综治中心07-08
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赶赴福建07-07